國家版權局官方網站昨天發布消息:16家直接提供內容的網絡音樂服務商主動下線未經授權音樂作品220余萬首。該消息引發網絡熱議:網絡音樂的免費時代是否會就此終結?以后聽音樂都要付費了嗎?
大力打擊盜版,220余萬首未經授權網絡音樂下線
國家版權局7月8日下發《關于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》,要求各網絡音樂服務商應于7月31日前將未經授權傳播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。昨天,國家版權局在官網公布整改情況,稱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狀況得到顯著改善。
截至7月31日,16家直接提供內容的網絡音樂服務商主動下線未經授權音樂作品220余萬首,其中騰訊下線2.37萬首、阿里音樂下線2.6萬首、百度音樂下線64.2萬首、多米下線40余萬首、九酷音樂下線14.2萬首、豆瓣下線8563首、酷我下線6089首。
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相關負責人表示,已組織力量對網絡音樂傳播情況開展全面監測。對7月31日后仍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侵權盜版行為,將依法從嚴查處;涉嫌構成犯罪的,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;對傳播侵權盜版音樂作品的無備案網站,協調通信主管部門予以關閉。
“免費午餐”終結?免費和收費將長期并存
國家版權局此舉在音樂界迎來叫好聲一片。樂評人“夏天的天”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大力打擊盜版將推動音樂行業健康發展。
有些聽慣了免費音樂的網友發出疑問:“是否以后聽音樂都要收費?”其實這種擔心并無必要。記者昨天登錄百度音樂和QQ音樂,發現大多數歌曲都還可以免費試聽、免費下載。只要運營商購買了版權,那么使用者需不需要付費,就是運營商的策略了。“運營商可向使用者收費收回成本,也可不向使用者收費,而通過廣告收入來彌補成本。”“夏天的天”說,F在多數音樂網站和音樂APP都是采取免費和收費并存的模式,并且業內人士認為這個模式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,“比如一首歌,你免費下載的版本是普通音質,付費了就可以下載高音質版本;蛘呙赓M的要搭配聽一段廣告,不想聽廣告就付費。”
著名音樂人宋柯曾對記者表示:“未來的音樂客戶端,可以免費聽歌手的MP3,但里面會嵌入更多東西:卡拉OK伴奏、歌手主演的微電影等等,每個月都更新?蛻舳嗣赓M,但嵌入的這些內容可能需要三五塊錢。這樣一來這個行業就做活了,像網游一樣,免費給你玩,但高級裝備道具之類的要花錢買。”
網絡音樂市場前景看好,“BAT”爭搶百億蛋糕
國際唱片業協會的《數字音樂報告》顯示,中國擁有龐大的數字音樂市場,目前已經擁有4.78億數字音樂用戶,但平均到每個用戶,一年用于在線音樂方面的支出不足1元人民幣。根據業內估計,如果在健康有序的環境下發展,這塊蛋糕將會有100億元。
百度、阿里巴巴和騰訊三大互聯網巨頭在這個領域的爭奪戰已經開始。
騰訊旗下的QQ音樂,因為拿下《中國好聲音》第四季的獨家版權,隨著節目的播出熱度進一步攀升。此外,與QQ音樂達成正版合作的唱片公司已超百家。百度音樂的最大優勢則是擁有龐大的用戶流量,并且推廣能力極強。阿里巴巴雖然在這個領域起步較晚,但將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收入囊中成立阿里音樂,將電商模式與數字音樂深度融合。 |